作者:張羽

內容簡介:

臺灣在近代史上是從一個蠻荒化外之地,歷經列強攘奪敷易人手,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。明鄭時期有陳永華的文教措施初試啼聲,清朝二百多年的統治,漢文化隨著移民而進入臺灣,文治教化之功才漸漸顯著。不管是明鄭時期或是清朝治理時期,居于生活與文化的核心因素,即是儒家思想;換言之,儒家思想是臺灣社會的價值系統,它支配著生活、倫理、教育、風俗習慣等種種文化層面,雖然在明鄭與清朝統治時期之學風有異取舍不同,但仍然是孔門儒學的道統及傳承。
儒家由孔子發其端,諸子繼其余緒,由一私家之學而至西漢武帝時獲得獨尊地位而成唯一之欽定學派,扮演了文治教化的功能,這種教化功能的傳播是透過兩種管道,一是少數的知識分子對儒學的詮釋與開創,以維系儒學慧命于不墜;另一則是將儒學義理世俗化于人民百姓,成為世俗生活的常規。

發行日:2019/02/12

定價:450

ISBN:9789577356390

博客來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14330

精選本下載: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dMXbiztQUo5LRDd270YdxJcrpjbvYWwG/view?usp=sharing

最後修改日期: 12 8 月, 2020

作者

留言

撰寫回覆或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